報新聞/中部特派員鄒志中報導 為讓「臺灣之光百業達人」,以「善」的循環為責任與使命,從點、線、面開始起步,由鄉村拓展到都市、再由都市領導鄉里,帶領臺灣的企業邁向世界,發光又發熱!成為名符其實的「臺灣之光」!「臺灣之光百業菁英獎」2024年3月9日下午三點起在台中市臻愛花園飯店舉辦頒獎臉,由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台中市經發局副局長李逸安頒獎表揚精選出的第二屆「臺灣之光百業菁英獎」包括「古錐伯」林肇睢、「明華園」當家花旦鄭雅升、影視名人劉尚謙…等12位各行各業菁英得獎人,除讓「臺灣之光」得獎者獲得榮耀外,更能藉由協會整合的商務平台,發揮各自的專業,開拓行銷的通路,將產品及服務,推廣到世界各地,以「商業眾籌」的模式共創商機,結合團隊的資源,促進臺灣的經濟繁榮,讓百業欣欣向榮,落實「臺灣之光百業達人協會」的創會宗旨。
據了解,這12位菁英得獎人中,以看好臺灣、用心用情、不忘初心,將讓利、合作、公益奉為人生圭臬的臺灣知名企業家,台明將公司董事長「古錐伯」林肇睢,上臺致詞表示他如何帶領引領家族踏上創新之路,到攜手將原是競爭對手的協力廠商們組成產業聯盟打國際賽,再到打造出全球首個玻璃媽祖廟,至今仍不忘投身公益的初心,都能看見林肇睢在面對困難時總是樂觀面對,找出共贏的策略,且樂於分享,除讓玻璃製造的技術跟留臺灣,進而號召「愛臺灣」最是感動人心。
新冠疫情期間,當台灣開始組織口罩國家隊時,林肇睢早在1984年就帶領同業以「聯盟模式」,「資源整合、專業分工、利潤共享」進軍國際,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便是耗時6年集結130多家玻璃業者,以7萬片玻璃突破施工困難所打造的玻璃媽祖廟;2016年尼伯特風災時,受當時擔任行政院院長毛治國的請託,他號召台灣西部玻璃的團隊,透過專業分工,進行25所中小學門窗玻璃的修繕,高效率的行動讓孩童教育不受影響。
作為臺灣玻璃隱形冠軍的掌門人,始終保持溫暖笑容的台明將董事長林肇睢,隨著營運步上軌道,公司於1984年更名為「台明將」,他選擇訂單轉發包給其他小型玻璃加工廠,透過多次的合作下建立彼此信任,再加上他不懈努力與循循善誘,開啟臺灣「產業聯盟」的新格局。
林肇睢指出,所謂的「聯盟」模式,就是台明將作為「母雞」來調控不穩定的國際訂單,並依照產量、專業能力分配給適合的協力廠,依據研磨、鑽孔、強化等不同面向交給擅長的業者「小雞」。「母雞」專精於接單、協調與調度,「小雞」們則努力生產,加上玻璃原料的釋放、並無償提供倉儲等的模式,都讓「小雞」與「母雞」間的關係更為緊密。為了避免「小雞」們無法消化訂單,林肇睢特別將台明將的排單量控管在8成,保留2成的彈性來因應各種突發情況。
在這樣的「產業聯盟」合作下,台灣的玻璃聚落開始成形,透過資源整合、專業分工、利潤共享,風險也分攤,達到「大單不怕趕、小單不怕煩」,好評不斷也讓IKEA主動向台明將遞出橄欖枝,1997年提供200萬美金的訂單,由於質量俱佳的成績,讓IKEA不斷放量給台灣,全盛時期的2007年,達到1年7,000多萬美金的訂單量,巨大的單量甚至讓台明將與協力廠商過年僅除夕休息,初一再度全面重返工廠施工。將「產業聯盟」的效益擴大。
2006年「古錐伯」林肇睢斥資數千萬元建構台灣玻璃館,將這個玻璃為主題的場域,打造成本土玻璃藝術家作品的展銷平台,甚至集結了70多家台灣玻璃廠商產品,只為了讓國際買家千里迢迢來時,就能一站式找到喜歡的商品。
「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當好人」、「花若散發香氣,蝴蝶自然前來;人若充滿精彩,天自然會安排好一切…。」,為將散佈在台灣社會各個階層各個角落的好人好事發掘出來,並藉由表揚的活動,將這些好人好事代表們對社會的貢獻及其善行事蹟發揚光大,擴大社會光明面,成為社會的正向典範,在當今社會充斥著功利主義與唯我私慾的溫情沒落下,好人好事代表的愛心懿德更顯彌足珍貴。2023年台灣好人好事代表「古錐伯」林肇睢也身披彩帶,手持獎牌,滿臉燦爛笑容與親和表情,贏得無數讚揚與肯定,獲內政部、行政院及總統府各級長官接見與肯定,讓台灣社會受到正能量的激勵,鼓舞更多人見賢思齊,日後也能做出更多有正面影響力的行動。
台明將企業董事長「古錐伯」林肇睢被選為好人好事代表,表明他對台灣社會有著非凡貢獻,只要攸關公益及救助弱勢團體的事物,都能得到林董事長的應允而「心想事成」。林肇睢指出,1998年營業額即達到20億元以上的台明將公司,除了努力追求當台灣玻璃原板供應商,以玻璃專業加工廠為客户服務外,他推動成立「TMG慈善基金會」帶領員工們積極參與社會的公益活動,以拋磚引玉的方式,結合各企業及協力廠商,共同來關懷社會,保護地球,「永續經營」就是台明將公司發展的理念。
「歡迎!歡迎!羊肉爐吃完,餐具都能帶走;買儲物罐,裡面六顆鹹鴨蛋再送給您!」用餐送玻璃餐具、喝咖啡送玻璃杯、逛黃金隧道再送拖鞋,玻璃館不僅不收門票,贈品還給好、給滿!曾與故宮博物院一起獲選為台灣最具商機的博物館,「古錐伯」說:「來過的還想再來,聽過的急著要來,路過的後悔沒來!」
「三十多年前我們發跡的企業得到冥冥之中的天佑而稍有氣候時,我接下宮廟的主委而決定開始奉獻的人生」「古錐伯」說,也許因為與媽祖「林默娘」同姓而特別有感應,所以接任宮廟的主委後特別對地方的現況投入心力,從白海豚保育、千人淨灘運動到海線偏鄉的醫療關懷及物資的救助,「古錐伯」肩起公益活動的重擔,尤其他以「台灣玻璃媽祖廟」的名義購置一台40尺的貨櫃車,長期不定時的載著滿車的物資,送到中彰投雲嘉等偏鄉地區資助老弱民眾,讓受惠的弱勢民眾們感謝「玻璃媽祖廟」的恩惠。
問起「古錐伯」四十多年來從不間歇、從不止息地為台灣社區與善團體提供善心物資與服務的理由;「古錐伯」說,只要有為社會行善的團體或個人向他提出需求,只要合乎情理,他將毫不猶豫地予以協助,這就是「台灣玻璃媽祖廟」旁的辦公室裡的「古錐伯」發願成就地方首善志業之所在。「古錐伯」為台灣社會付出了不少,成為全國好人好事的代表,就是對他善行最好的肯定。
「臺灣之光百業達人協會」理事長鄭永柱指出,「臺灣之光百業達人協會」希望透過「百業菁英獎」頒獎活動的號召,讓更多周遭的朋友與企業家們,一起參加協會,共同投入臺灣各項的公益活動,讓臺灣民眾對健康及生存環境更加愛惜,協會秉持「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精神,善盡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將部份盈餘拋磚引玉,回饋社會,讓大家一起都來做公益! 把愛傳出去! 讓天地有愛、人間有情!
鄭永柱理事長表示,「臺灣之光」這個名詞,大家都想擁有,大家都想“自稱”是 「臺灣之光」……然而,真正的「德行」是“謙卑”與“無私”!臺灣以前許多的選拔與頒獎都偏重「名與利」,「臺灣之光百業達人協會」舉辦的「臺灣之光百業菁英獎」,選拔則首重德行;因此實質去審查與拜訪候選人,深入瞭解其企業成功的經歷與過程,如何從無到有,遇過挫折時,如何扭轉乾坤 ?!如何一路走來,一步一腳印,以堅苦奮鬥的精神及企業堅持到底信念與執著,進而成為臺灣社會有影響力的企業家,用得獎菁英們成功勵志的故事、有溫度的傳承正能量!
鄭永柱理事長指出,在甄選拜訪候選人的過程中,看到成功者的態度與正面的思維,都有共同的理念~~「捨~得」;所有得獎的菁英們,皆不過份重視「名」與「利」,都有偉大的社會責任與使命,願意用自己創業成功的經驗,傳承教育於後世……把「小愛」轉化為「大愛」,用「三感」(感恩、感動與感榮)教化人心!並以「三共」(共鳴~共識~與共榮)肩負起社會的責任使命!
鄭永柱理事長說,2020年起,因疫情重創臺灣百業的經濟,已逾三年,得獎菁英們的企業,卻能夠迄立不搖,還能夠讓其事業蓬勃發展,皆可歸功因於其自身的修為與德行,讓企業的發展,擁有無限的可能〜得獎的菁英們在各行各業,無論是事業發展、技術創新、企業思維或是經營理念,藉由得獎的肯定與社會的認同,再加上媒體的宣傳及報導,讓其「好人好事」的事蹟,能夠永遠傳承於後世,得獎的菁英們,以其「臺灣牛」的精神與毅力,將正心正念,弘楊於天下,並邁向國際!
鄭永柱認為,「臺灣之光」得獎的菁英們,如果能夠以「善的循環」為其責任與使命,帶動臺灣的各行各業,團結邁向全世界、發光又發熱!這樣就能成為真正名符其實的「臺灣之光」!
主辦單位說,第二屆「臺灣之光百業菁英獎」的得獎人包括:產業整合菁英獎-台明將公司董事長林肇睢、台灣醫療菁英-洪朝明、建築五金菁英獎~何源成、傳統戲劇菁英獎~鄭雅升、生技創新菁英獎~李天德、漆器藝術菁英獎~林宣宏、電影科技菁英獎-劉尚謙、綠能科技菁英獎-陳鄭彥、營造工程菁英獎~陳育腾、企業顧問菁英獎~賴世龍、農業創新菁英獎~蕭光志、吊車工程菁英獎~林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