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09)年10月底前無颱風侵臺,是自1964年以來首次發生,且6-10月上旬各水庫集水區降雨量為歷史平均值2~6成,也是56年來最乾旱的一年,面對全球環境氣候變遷,影響臺灣長期降雨趨勢,根據研究顯示,未來臺灣地區乾旱日數將增加,因此,農委會提出農業部門在溫室氣體減量之貢獻,及農業因應乾旱之短中長期調適策略。
農委會指出,農業生產活動除提供國人糧食之供應、維護糧食安全,其溫室氣體排放量占比亦相當低;此外,林業則具有森林資源管理、生物多樣性保育及碳吸收強化之功能,爰農業部門碳吸存量遠大於排放量,有效減緩全球暖化效應。
農委會表示,面對此次乾旱情勢,所屬農業試驗所及各區改良場已分析全臺不同作物受乾旱敏感度,並調查作物受此次乾旱之影響情形,提出相對調適策略,包含輔導農民節水調適作為、加強計畫性用水方案及提升農業耐旱韌性等策略。
農委會進一步說明,針對短中長期之調適策略,將研擬不同措施,短期辦理加強農業節水技術教育訓練、推動節水示範場域及推廣管路灌溉設施,輔導農民相關節水作為;中期以實施加強引水蓄水設施,增加調蓄水源;調整大區輪作制度,減緩區域供水壓力;另調查作物生長缺水敏感時期,研議予以適時精準灌溉,減低缺水影響,以確保作物生長。長期部分,加強涵養山坡地水源,布建智慧灌溉系統,以適時適量灌溉,另外研發耐旱品種、加強耐旱技術與栽培管理,最後依據乾旱敏感度品項等級,修正農業保險補助,擴大農業保險等措施。
農委會強調,全球暖化仍會持續,氣候變化會更趨極端,2020年面臨的旱象,在未來將可能是常態,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該會針對短中長期已研擬三大策略與十大措施,以確保糧食安全,同時維護生物多樣性,建構調適氣候風險的永續農業。
附件:
農業部門在溫室氣體減量之貢獻及因應乾旱調適策略(https://www.coa.gov.tw/files/news/8274/A01_1.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