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新聞/中部特派員鄒志中報導「慢性阻塞性肺病」為全球第四大的死因,但是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病」病患並沒有顯著的疾病相關危險因子,造成診斷以及治療上的困難!「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平均餘命比一般人約少11 年,當肺功能嚴重惡化,且一年內有兩次嚴重發作時,3年後的死亡率甚至高達24%,顯見「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個需要被加倍重視的臨床議題。
現任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院長暨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王志堯教授帶領的過敏免疫及微菌叢研究中心跨校院科研團隊,利用人類的肺泡表面蛋白D(SP-D)基因單型分析,開發出可應用於預測「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新穎方法及臨床應用,此一關鍵技術具創新與商業價值前景,將造福「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榮獲今年科技部「2023未來科技獎」殊榮,稱得上實至名歸。
國際過敏免疫權威王志堯教授臨床研究團隊在「生技新藥與醫材」領域獲獎的技術名稱是:「重組片段人類肺泡表面蛋白D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診斷及治療應用」;該研究團隊成員包括中國醫藥大學王志堯教授、吳世欣教授;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郭文碩研究員、謝妙禧博士、陳佩琪博士;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斗六分院歐芷瑩醫師及國立臺南護理專科學校高慧芳副教授。
現任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院長王志堯醫師表示,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病」為全球第四大死因,由於部分慢性肺阻塞肺疾病患並沒有顯著的疾病相關危險因子,因此,研究團隊以台灣「慢性阻塞性肺病」病患為基礎進行SP-D基因相關研究,我們發現SP-D基因變體導致之SP-D功能改變係與慢性肺阻塞疾病之表現相關聯。
這項創新技術,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病」之發生及預後與SP-D基因多型性間之關聯性,提供以SP-D基因多型性預測「慢性阻塞性肺病」發生及預後之方法,有助於臨床治療或預防上應用;例如:G-G-C-C-A單型的病患血漿中有較低的SP-D濃度、較容易對支氣管擴張劑有所反應且疾病追蹤過程中有較好的肺功能改善,加入SP-D可以改變泡沫狀巨噬細胞,使其恢復成正常的巨噬細胞,進而減少發炎的現象。
此研發價值在於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於治療中,即可利用SP-D的基因型來預測其癒後可能情形,醫師以此方法來篩選適合患者的藥物,利用不同SP-D基因型的精準醫療來達到控制病程,增加選擇藥物的評估依據,不僅提升「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醫療品質,也具有市場獨特性及商業前景。
換言之,王志堯院長臨床研究團隊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研究成果,提供一個利用人類的SP-D來做為蛋白質新藥,來治療及預防「慢性阻塞性肺病」新穎方法及臨床應用,此方法已獲得台灣及美國的專利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