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荷芳/台北報導】
來自美國紐約的神韻藝術團,從6月7日至7月10日在台灣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巡迴演出,足跡遍布嘉義、台南、高雄、台中、彰化、苗栗、台北等大城,前後加起來共17場的演出,每一場結束後都會有媒體給予正面肯定的報導,幾乎零負評的網路聲量令人羨慕 。
據實際入場欣賞表演的觀眾回饋指出,神韻在演出現場除了設有零售櫃台,專門販售筆記本、耳環項鍊、包包、衣服等法輪功的周邊商品之外,還有幾處供來賓拍照及媒體聯訪的看板,激發觀眾透過網路分享現場盛況的熱情;除此之外還有看到公教人員的簽到處,觀賞神韻演出的公教人員可以核給3小時的研習時數,從這一點也可看出神韻對政府單位的公關事宜也處理得很到位。
由於表演過程中不允許拍攝錄影,所以神韻藝術團的演出內容幾乎沒有外流,較有爭議的器官摘除、法輪功神蹟顯化、以古典舞代表中華五千文明等等的表演橋段,明顯是以法輪功的發展過程為劇本素材,不過各大媒體平台上沒有太多著墨,所以還沒看過的人普遍會認為神韻是中國的表演團體,殊不知其表演在大陸是看不到的;而看過表演的觀眾,除非原本就是法輪功的信眾,否則幾乎都會對法輪功的置入感到錯愕及不解。
資訊的落差讓神韻的公關作為有了很大的發揮空間,更重要的是,深諳媒體形象塑造的法輪功,動用旗下大*元、新*人等媒體資源,密集釋出海量的正面報導,尤其是在開場前或中場休息時間,可以看到記者在場內穿梭,把握時間採訪到場欣賞演出的產官學界知名人士,藉著名人背書的報導形式烘托自身形象,充分利用名人效應來達到強化行銷的目的。
在網路一片叫好叫座的聲浪中,可以充分感受到神韻強大的公關能力,只是實際表演品質是否受到名人效應的影響而有所美化?行銷宣傳的內容與表演的橋段中間是否有落差?有待廣大的消費群眾自行停看聽多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