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力量不容忽視:「看到你與眾不同的能力。」
李亞梅是We愛大賽的老朋友。今年是她第四次擔任大賽評審。第二屆We愛大賽期間,她還曾在百忙中親臨上海,為大家授課。李亞梅說,對於We愛的支持,也源於其貼近青年發展的腳步。近年來,不僅是臺北電影節,世界很多知名影展上,短片已經成為一股獨立的力量走向前台。同時,因為製作成本低、短小精悍,短片更加適合於毫無經驗的年輕影人,甚至有望成為影視人才最佳的首發地和跳板。
「我這幾年跟臺灣電影創作者接觸發現,短片成為進軍長片敲門磚的機率變得非常非常高。」不要小看這幾十分鐘,甚至十幾分鐘,由此可以展示一個製作者與眾不同的能力,包括拍故事的能力,獨特的視覺風格,對影片專業掌控的能力,甚至是對團隊管理和流程把控的能力。因此,李亞梅近年來也一直致力於培養年輕一代的短片思維。
李亞梅還告訴記者,近年來臺灣對於短片人才的發掘也日趨重視。以臺北電影節為例,就有專門聚焦短片的獎項,並以鼓勵年輕創作人才為目標。因此,臺灣年輕人在短片領域的活躍度也越來越高。未來,希望能將兩岸青年所長融合,推動大家更多互動、更多合作。
關注兩岸青年成長:「你要有參加影展的概念。」
如何製作一部成功的短片?李亞梅簡單歸納了三點:講好故事,控制時長,以及「要多參加對的影展」。
在這個網路發達的速食時代,每天都在誕生新的網紅,看上去短片似乎人人可拍,但李亞梅認為,專業影人才是真正的藝術家。作為一個有志做導演的年輕人,要沉得住氣,保持善於發現美的敏銳。同時,不要貪圖容易而只拍三五分鐘的手機短片,根據目前國際影展的通行規則,一部短片的最佳時長在15至30分鐘為宜。
李亞梅還特別指出,對於青年影人來說,要讓自己的片子實現更好的價值,就必須有一個參加影展的概念。「除了在製作上完整度高,有個人風格之外,影片拍完去到哪裡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規劃。」面對現場兩岸青年期盼的眼神,李亞梅堅定地鼓勵大家,要胸懷大志,最好是去重要的影展,或者適合你的影展,「只要走進去,對你就是最大的學習。」
實際上,李亞梅所提倡的,也是We愛正在做的。幫大家選對影展,帶大家走出去。就在今年,We愛大賽將帶領參賽作品,參加包括臺北電影節在內的多個知名影展,讓世界看見We愛。
交流仍是大勢所趨:「如同We愛推動兩岸青年互動。」
近兩年來的新冠疫情,給整個世界帶來的深刻的變化,影視亦是受影響較大的行業之一。但李亞梅認為,疫情的影響終究是不會長久的。從影視創作題材來看,短期內固然會有一些圍繞疫情的作品湧現,如針對居家隔離發生的故事,但這樣的話題畢竟有局限性,不會長久的。
另一方面,疫情對大家交流的阻礙也只能是一時的。去年以來,視訊和線上互動已經成為兩岸交流的新趨勢。We愛大賽也依託網路不斷推陳出新,從大賽之外增加兩岸青年線上交流,到今年已經舉辦的「We愛上海連線」、「We愛臺北連線」,兩岸業界的專業探討更加深入,兩岸青年的心也更近了。未來,這樣的交流不僅會持續進行下去,相信交流的時間也將更長,交流的形式也將更為豐富和多元。由此必將帶來的是共同的進步。
寄語We愛:立足兩岸放眼全球
親眼見證也親身推動了We愛的成長,李亞梅對於We愛的發展充滿信心。她說,最為期待的還是能有更多兩岸合拍短片的湧現。在過去幾屆的We愛大賽中,親眼見到不少兩岸年輕人的合作,有愉快互動,也有衝突,從而碰撞出很多火花,也湧現出很多感動她的作品,這都是可喜的現象。
展望未來,李亞梅對於We愛大賽更是信心十足,期待滿滿。她特別提到,作為目前兩岸,甚至世界範圍內為數不多,專注於短片的平臺,We愛不僅可以做聯繫兩岸青年的橋樑,亦可將視線拓展到東南亞地區,甚至是整個華人圈和青創人才都納入。隨著疫情的結束,可以嘗試繼續舉辦展映。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影響力的擴大也有賴於時間,所以一定要堅持辦下去,為短片發展貢獻積極力量。
臺北電影節總監 李亞梅簡介:
美國南加大電影批評與理論研究所碩士,曾任臺北金馬影展副秘書長、榖得電影有限公司負責人,臺北藝術大學、輔仁大學、世新大學、臺灣藝術大學、政治大學等校電影相關科系兼任講師。
電影行銷代表作:《刺青》(2007)、《最遙遠的距離》(2007)《海角七號》(2008)、《臺北星期天》(2010)、《命運化妝師》(2011)、《甜蜜殺機》(2014)等。
監製/策劃代表作:《寶米恰恰》(2010)、《昨日的記憶》(2012)、《接線員》(2017)、《謎絲》(2017)等。